Psychology

資訊科技如何應用在心理健康上?

From the KittyCat Kitten Shelter (1).png

要應用資訊科技於心理或精神健康上,在亞洲來說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。很多人甚至對傳統的心理治療、心理輔導等方面也很少留意,更何況是使用新技術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壓力呢?

 

TheraTalk作為本港其中一個最先將科技與心理學融合的初創企業,一直致力為大眾提供最方便的心理健康服務。本文嘗試介紹不同種類的心理健康科技公司,讓大家了解科技如何能為心理服務帶來轉變(請注意,這不是將不同公司分類的完美方式,因為一些初創企業可能會同時提供2或3類服務)。

 

1)認知行為療法(CCBT):

定義:利用手機互動程式為客戶建立以認知行為療法為本的自我關懷行為(self-care)計劃,這類公司提供特有的資源給客戶使用,如工作紙、錄音、練習等等,用戶無需與任何輔導員互動,也可得到一些辦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。這類服務大多把焦點放在調整用戶的身體反應、行為和思想上。雖然大多數這類型的初創公司以個人客戶為主,但也有企業會訂購這類服務給員工/客戶使用。

 

例子:海外—HeadspaceCalm;本港—VOIDNew Life 330賽馬會心導遊計劃- 情緒GPSTheraTalk(這並非我們的主要服務)

 

2)網上心理輔導:

定義:初創公司為客戶聯繫輔導員,讓客戶直接在應用程式跟輔導員以不同方式(例如:文字、語音、視訊等)進行互動輔導,是人對人的工作,以科技補足傳統的輔導模式。

 

例子:海外—TalkspaceBetterHelp簡單心理壹心理;本港—TheraTalk

 

3)提供者工具:

定義:以軟件幫助輔導員提高服務效率,或以軟件促進各專業人士、客戶及其他相關人士的互動,建立個案系統。

 

例子:海外—Quartet HealthMindstrongTheraNest;本港—似乎暫時沒有此類公司

 

4)消費者工具:

定義:以軟件進行非治療性的活動,例如:讓客戶每日設定個人目標,通過軟件與其他目標相近的同路人互動;或在軟件裡提供一些教育內容。此類資源有時與認知行為療法(CCBT)的資源互通,但一般來說自助類型的資源會較針對減壓、調整情緒等。

 

例子:海外—Thrive GlobalHuddleWebpsychologyTheraChat;本港—似乎暫時沒有此類公司

 

5)硬件:

定義:使用硬件(例如:VR眼鏡、耳機、智能手錶或手帶,或任何類型的傳感器設備)收集客戶的身體數據及情緒反應,幫助客戶或輔導員進行監察,以提供更加適切的治療服務。

 

例子:海外—YBrainPivotMuseNeuroflow;本港—似乎暫時沒有此類公司

 

6)應用AI人功智能:

定義:使用人功智能技術進行互動對話(例如:用機械人作款待),亦可應用預測分析或機器學習(machines learning)等技術,令預防、診斷或治療過程更加個別化和有效。

例子:海外—WoebotShine;本港—TheraTalk(我們的機械人Amy是TheraTalk的接待員,並會為客戶進行情緒篩檢)